直浇道、流道、浇口差在哪?注塑模具设计关键指南
2025-09-04 08:56:51

在注塑成型过程中,熔融塑料如何从注塑机进入模腔,是决定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。进料系统包含直浇道(Sprue)、流道(Runner)、浇口(Gate)三大要素,深刻影响熔胶的流动平衡、充填压力分布与产品外观。
进料系统关系到熔胶能否顺利且均匀地充填模腔,它的设计不仅决定流动效率,还直接影响产品的尺寸精度与表面质量,主要由以下三种要素组成。
直浇道是熔融塑料由注塑机喷嘴进入模具的第一条通道,通常设置在A模板,并与浇口套衬套紧密结合,以避免熔胶外漏。
设计要点:
- 外观多为锥形,角度约 2°~4°,有助于脱模。
- 出口直径依产品尺寸与塑料流动性决定,常见范围为 3~8 mm。
- 长度建议不超过150mm,以降低压力损耗。
应用情境:
在冷流道系统中,直浇道会随产品一并脱模并需修剪;部分设计则允许直浇道直接导入模腔,形成直接浇口。
流道是连接直浇道与模腔的分流通道,主要作用是将熔胶均匀分配至各模腔。
功能与设计要点:
- 确保多腔模具中各模腔同步充填,避免产品尺寸误差。
- 圆形截面摩擦最小,压力损耗低,但加工成本高;梯形与矩形则为常见设计。
- 长度与直径须经过计算,以避免某些模腔先充满,导致翘曲或缩痕。
浇口是熔胶进入模腔的最终入口,尺寸小却直接影响制品的外观与成型特性。
功能与影响:
- 控制熔胶的进入速度与压力。
- 决定产品是否出现浇口痕、缩痕或熔接痕。
- 影响后续修整方式与自动化程度。
常见浇口类型:
- 边缘浇口:最常见且结构简单。
- 潜伏式浇口(隧道浇口):可自动断口,利于高效率生产。
- 直接浇口:适合大型零件,保压效果佳。
- 点浇口:痕迹小,常见于多腔模具与外观要求高的产品。
直浇道与流道的设计,可形成冷流道系统(Cold Runner)或热流道系统(Hot Runner),两者各具优缺点,需依产品需求与生产规模选择。
项目 | 冷流道系统 | 热流道系统 |
加热方式 | 无加热,塑料在流道内冷却凝固 | 具加热装置,维持熔融状态 |
材料利用率 | 产生料头,需回收再利用 | 几乎无料头,原料利用率高 |
模具成本 | 结构简单,制造成本低 | 结构复杂,制造成本高 |
成品质量 | 易产生浇口痕与熔接痕 | 外观质量佳,成型稳定性高 |
维护保养 | 维护容易,费用低 | 维护难度高,需专业技术支持 |
- 若为日用品、工业零件、小批量生产,可选择冷流道系统,降低模具投资。
- 若为高透明度、高精密度或大批量生产的产品,热流道系统更能确保稳定性与良率。
虽然进料系统属于模具设计范畴,但它与注塑机的匹配度密切相关,若注塑机与模具不相符,将可能导致充填不足、压力不均、周期延长或能耗过高。
- 模具尺寸:决定开模行程与模板规格。
- 模腔数量:影响所需注射容量与锁模力。
- 浇口设计:冷流道或热流道、单浇口或多浇口。
- 料头比率:冷流道产生的料头比例高时,需搭配更大注射容量。
- 热流道需求:若需高速注射或精密保压,应选择高响应注射单元机型。
不是。直浇道是熔胶进入模具的第一道通道,而流道则是分配熔胶至各模腔的分流网络。
多数热塑性材料(如ABS、PP)可回收再利用;但对透明材料(如PC、PMMA),因可能影响透明度与物性,不建议回收使用。
不一定。热流道适合大批量生产与高外观要求产品,但模具成本与维护费用较高;冷流道更具成本效益,适合一般工业件或试产。
会。不同浇口类型对注射速度、注射压力及塑化能力要求不同,因此在选机时必须纳入考量。
直浇道、流道与浇口虽然只是模具中的局部结构,却决定了熔胶的流动行为与最终制品质量,合理的进料系统设计,不仅能提升产品外观与尺寸精度,也能优化成型效率与材料利用率。
然而,若缺乏匹配的注塑机,即使模具设计完善,仍可能发生压力不足、充填不均或能源浪费等问题。因此,在规划模具设计的同时,必须同步评估注塑机选型,才能确保稳定量产、降低成本并提升整体竞争力。
- 集团名称: 华嵘集团
- 品牌: 华嵘、煜达、南嵘
- 服务项目: 注塑机、立式射出机、成型设备取出装置
- 服务电话: (06)7956777
- 集团总部: 台南市西港区庆安里中州21之6号
- 官方网站: https://www.huarong.com.tw/